近日,青岛电影学院一名2018级导演系学生尼雅蕾,因不满自掏腰包30多万拍摄的毕业作品《吹向小山河》仅仅获得学院三等奖,在颁奖典礼上出离愤怒,夺过话筒后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,认为这部作品在国际上多次获奖,为什么在学院内却只能获得三等奖?之后便愤然离场。场面一度失控,现场主持人也十分尴尬。
刚看到这则消息时,一系列不好的联想就出现在我脑海,比如:优秀作品被无良评委们打压、毕业作品也搞暗箱操作等。但当仔细观看了这部20分钟左右的短片后,我也觉得学院确实不严谨,奖项都给错了!这部作品最应该得到的奖项很有可能是“最佳摄影奖”而不是三等奖,三等奖确实给多了,多半是看在自掏腰包30多万来拍片儿的份儿上。
【资料图】
这部作品也许除了摄影可圈可点之外,就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了,甚至很多剧情和场景安排都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硬伤。在摄影方面,这部作品确实非常用心,构图上显得十分工整而不失灵动,整体非常老辣。场景配十分唯美和清新,而且后期调色也非常符合主题的需要。这一点,作为摄影人,我认为导演在这方面确实非常用心,而且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,30多花销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这里吧?所以,这部作品在学院毕业作品大赛上获得一个“最佳摄影奖”应该是非常有可行性的。
但为什么这部影片没有得到学院评委们更高的认可呢?看了作品以后,我理解了。作品立意关注留守儿童,所以整个剧情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的。但感觉导演确实很少深入农村生活,整部作品在场景布置、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上都出现了非常大的硬伤,这些都给人以相当“出戏”的感觉。
首先,时代背景与道具、场景上冲突太大。从影片使用的磁带录音机、老式电话机上来判断,影片背景应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左右。但那个年代留守儿童家就安装了电话?是不是提前太多了?再看支教老师将孩子们的视频播放给工地上的农民工观看时,背景的高楼大厦怎么看都像是近些年的风格。
影片中留守儿童妆面、衣服怎应该是那个年代城里面孩子们的风格,而且干净整洁。这和上课听讲、放学农活家务一点不少的留守儿童形象差异太大。与前些年的抗日神剧里面的妆造有得一比。
其次,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应该是贫穷落后的地区,而不是处处建筑风景清新、整洁的发达地区。影片中的那个农村实在是太美好了,处处充满欧美风格设计感,比那个年的景区设计打造都要好。来看看影片中的“农村场景”,这是发达国家的农村还者是现代的主题风景区?有多出戏了不用多说了吧?
再者,女教师和男校长商讨工作时,你确定距离可以那么近?这个多少有点那啥了,观众和评委的不适感油然而生!是在暗示什么吗?
没有电线就能发出声音的高音喇叭,那个年代貌似不会有蓝牙音响吧
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硬伤就是,独自居住的留守儿童居然不懂得怎么烧柴灶做饭?儿童和老师一起做饭时都洋相百出,但凡有过农村做饭经验的人都知道此时怎么能少的了一把火钳呢?而且到最后连火都不会熄灭,居然用水去浇灭?这样下顿饭还想升火吗?这样的剧情设计不禁让人担心,这独居的留守儿童没被饿死真是奇迹。
短短二十分钟的影片就出现如此多无法调和的硬伤,脱离生活太过严重,感觉整部影片不是在讲故事,而是在秀审美,那些学院的评委能能够给出高分才怪。但为她什么能够在国外获奖呢?答案不言而喻,国外的评委和该影片导演一样没有深入过中国农村,对留守儿童及其生活的环境一无所知。所以,导演和评委空对空,评委们被导演所展示出来的技法、审美和故事架构给唬住了而已。
#头条文章养成计划#
关键词: